加入收藏|设为首页|

  • 首页
  • 实验室概况
    1. 简介
    2. 主要研究方向
    3. 内设机构及人员配置
  • 研究队伍
    1. 师资队伍简介
    2. 学术带头人
    3. 固定研究人员
    4. 实验技术人员
  • 人才培养
    1. 基本情况简介
    2. 学生培养
    3. 师资队伍培养
  • 科学研究及主要成果
    1. 科研项目
    2. 科研成果
    3. 获奖情况
    4. 代表性科研成果介绍
  • 开放与交流
    1. 国内外学术交流
    2. 实验室开放基金
  • 科研资源共享
    1. 开放共享情况简介
    2. 科研设施及仪器设备
    3. 开放共享办法
  • 运行管理
    1. 实验室管理运行机制
    2. 实验室管理条例
    3. 实验室年度报告
    • 新闻通知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新闻通知新闻通知
    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谢和平院士团队|世界首套我国独立自主知识产权深海保温保压取样海试成功 发布时间:2022-10-08    来源:liuyang     浏览量:次


    image.png

    谢和平院士深海保温保压取芯探矿研究团队参航勇士海试


          9月23日,由谢和平院士领衔的深圳大学与四川大学团队自主研制的深海沉积物(天然气水合物)保温保压取样装备海试成功,这也是国际上首次获得保温保压的深海沉积物(天然气水合物)原位保真样本。


    image.png


        由谢和平院士主持的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深部岩石原位保真取芯与保真测试分析系统”历经数年攻关,成功自主研制深海沉积物(天然气水合物)保温保压取样器。2022年9月23日,在海南省深海技术创新中心组织的“深海深渊科考与装备海试共享航次”下,深海沉积物(天然气水合物)保温保压取样器搭载于我国4500米级载人潜水器“深海勇士”号,在南海1370米水深区域完成既定作业任务,获得保持原位压力13.8MPa、温度 6.51℃的深海沉积物(天然气水合物)样品,突破了深海沉积物(天然气水合物)保压取样技术难题,攻克了深海沉积物(天然气水合物)保温取样技术世界空白,实现了全球保温保压沉积物(天然气水合物)样品获取零的突破。


    image.png


    image.png



          自2018年以来,谢和平院士团队致力于深部原位保真取芯与保真测试技术装备研究,针对深海沉积物(天然气水合物)保真取芯技术瓶颈重点攻关,自主研发了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我国首套深海沉积物(天然气水合物)保温保压取样、原位保真移位、原位保真测试成套装备,形成了深海物质资源保真勘探全新原理技术体系,实现了深海探矿技术装备的国产化与自主化。


          此次深海原位保真取样成功标志着我国深海沉积物(天然气水合物)保温保压取芯技术达到世界领先水平,为我国深海资源勘探开发与海洋科学探索提供了技术装备支撑。



    版权声明:

    本文信息来源于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所使用的图片属于相关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部分作品如存在使用不当的情况,请相关权利人与我们联系。


    谢和平院士简介:

    image.png


        谢和平,力学与能源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为深圳大学特聘教授、深圳大学深地科学与绿色能源研究院院长、广东省“深地科学与地热能开发利用”重点实验室主任、深圳市“深部工程科学与绿色能源”重点实验室主任。曾任原煤炭工业部科技教育司司长、中国矿业大学校长和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校区)校长、四川大学校长、四川省科协主席。中共十七届中央候补委员,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教育部科技委主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矿业工程、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组)召集人、四川省科协名誉主席等职务。


        《Geomechanics and Geoengineering: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期刊荣誉主编,《Geomechanics and Geophysics for Geo-Energy and Geo-Resources》《Deep Underground Science and Engineering》《Energy Reviews》《工程科学与技术》期刊主编,并兼10余种国际与国内期刊编委。


        谢和平院士是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2次),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首席科学家,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深部岩体力学与开采理论”项目负责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大科学仪器研制项目“深部岩体原位保真取芯与保真测试系统”项目负责人。


        谢和平院士曾荣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007)、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00)、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999)、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1995),及首届“中国青年科学家奖(技术科学)”(1992)、孙越崎能源大奖(2001)、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2004)和省部级二等以上奖励多项。2007年被德国克劳斯塔尔工业大学授予荣誉博士学位,2008年入选香港理工大学“杰出中国访问学人奖励计划”,2012年10月被香港理工大学授予荣誉博士学位,2012年11月被英国诺丁汉大学授予荣誉博士学位,2017年5月被牛津大学圣艾德蒙学院授予“牛津大学圣艾德蒙Fellow”学术称号,2018年9月获得“IET杰出大学校长奖”,2018年9月获得国家教学成果特等奖。


        谢和平院士长期致力于深地科学与绿色能源领域的基础研究与工程实践。1982年起,创造性引入分形方法,在国际上开创了岩石力学分形研究新领域;在我国最早建立了裂隙岩体宏观损伤力学模型,开拓了裂隙岩体损伤力学研究新领域。首次提出了深部原位岩石力学构想,构建了深部岩体力学与开采理论研究框架。深入探索了低碳技术与CO2矿化及综合利用,形成一系列CO2资源化、能源化利用的高效耦合技术原理和方法。目前正深入探索深地科学与原位保真取芯探矿、粤港澳大湾区地热勘探开发利用、中低温地热磁浮发电变革性技术和温差材料发电颠覆性技术、工程扰动岩石动力理论与技术、低碳与海水制氢等能源化利用技术、月基能源资源探测前沿技术以及深部固体资源流态化开采理论和技术,与国内外研究机构组建粤港澳大湾区地热开发协同创新平台。研究成果已出版10余本中英文专著、发表500余篇论文。






    深地科学与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四川大学) 地址:成都市双流县西航港黄河中路1段四川大学香港马会大楼A109
    手机:15928042556、15680798002    电话:028-85465866    
    邮编:610225    邮箱:liuyangecho@163.com
    蜀6102345678号: 技术支持:诚讯网络